不放地下藥物的栽培方法,嚐起來有著濃濃的馬鈴薯味道,就是不一樣。
今年請教了專種馬鈴薯的農友,嘿嘿!!個頭和產量立馬就提升上來,最大還有巴掌大小的馬鈴薯,當然也陪伴一些迷你馬鈴薯啦!
採收馬鈴薯需要用很多人力,除非一次種個3-5分地,否則沒有機器願意來採收,所以老闆就非常不願意種馬鈴薯,因為他知道採收一定會找老闆(沒有別人可找嘛,哈哈!!)。 馬鈴薯從地上挖出來之後,因為皮很薄,還得一顆一顆小心翼翼放入袋內,然後扛出園區,等馬鈴薯皮稍微乾,進行篩選分級,破損、蟲咬的都得打掉,挖掘時的損傷也要挑出,只有完整的馬鈴薯放進紙箱,存放陰涼處,還要蓋上深色遮光布,常溫可以保存1-2個月。
請支持認真的小農
馬鈴薯訂購單請點
&&行政院農委會網站上(https://www.coa.gov.tw/faq/faq_view.php?id=45)有說明:馬鈴薯塊莖變綠與發芽,均會有龍葵鹼(Glycoalkaloids)累積,均有毒性,不可食用。
馬鈴薯塊莖變綠,主因為栽培、貯藏或是運送過程中照射到光線造成,此外,因溫度變化劇烈或儲藏時間較久,均會破壞塊莖休眠(dormancy),均會促成馬鈴薯發芽。
塊莖綠化的表皮會因日光中的紅光與藍光促使龍葵鹼之α-solanine與α-chaconine的合成與累積,發芽也會有龍葵鹼的累積,尤其以芽體與表皮綠色部位含量會較高,蒸煮炒炸等加熱方法均難以使它分解,如人體食用鮮重超過200mg/kg的龍葵鹼,則可能導致中毒,因此建議切除綠色部分再行烹調。
留言
張貼留言